- 組織開展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的目的是什么?
開展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是為了提高黨政機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使用云計算服務的安全可控水平,降低采購使用云計算服務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增強黨政機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將業務及數據向云服務平臺遷移的信心。
-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的對象是什么?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是依據云服務商申請,對面向黨政機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提供云計算服務的云平臺進行的安全評估。同一云服務商運營的不同云平臺,需要分別申請安全評估。
- 何時起云服務商可申請評估?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自2019年9月1日起云服務商可以正式提交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申請。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報書、云計算服務系統安全計劃、業務連續性和供應鏈安全報告、客戶數據可遷移性分析報告等。有關申報材料模版將在中國網信網提供下載。
- 已通過黨政部門云計算服務網絡安全審查的云平臺,是否還需要申請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
前期已經通過黨政部門云計算服務網絡安全審查的云平臺,視同為已通過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不需要再重新申請。
-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主要參照哪些標準?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主要參照國家標準《云計算服務安全能力要求》、《云計算服務安全指南》,其中《云計算服務安全能力要求》從系統開發與供應鏈安全、系統與通信保護、訪問控制、配置管理、維護、應急響應與災備、審計、風險評估與持續監控、安全組織與人員、物理與環境安全等方面提出要求。
-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有哪些主要環節?
主要包括申報、受理、專業技術機構評價、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專家組綜合評價、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工作協調機制審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核準、評估結果發布、持續監督等環節。
-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結果在哪里查詢?有效期多長時間?
評估結果將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局在中國網信網公布。評估結果有效期為3年。
-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如何保護被評估方的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
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過程中,參與評估工作的單位和人員對云服務商提交的非公開材料或在評估中獲悉的非公開信息承擔保密義務,嚴格保護云服務商的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如果云服務商認為有關單位和人員未能承擔保密義務的,可以向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或有關部門舉報。
- 關于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問題可向誰咨詢?
有關云計算服務安全評估的其他具體事項,可發送電子郵件到yunpinggu@cac.gov.cn或撥打010-55635861咨詢。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出臺專門規范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管理規定,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深入推進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吨腥A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已經頒布實施……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所指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是什么?
《規定》中所指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是指基于區塊鏈技術或者系統,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所指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什么?
《規定》中所指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指向社會公眾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或者節點,以及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構或者組織。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服務提供者落實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主體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規定》對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一是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責任。二是具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三是制定并公開管理規則和平臺公約……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服務提供者履行備案義務作出了哪些要求?
《規定》要求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信息,同時明確備案信息審查、備案信息變更、備案編號標注、備案信息定期查驗等相關事宜。
-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服務提供者履行安全評估和配合監督檢查義務作出了哪些要求?
《規定》要求服務提供者:一是開發上線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有關規定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二是……
- 對違反《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有哪些處罰措施?
違反《規定》相關規定的,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本規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金融信息服務對提升金融業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制定出臺《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旨在加強金融信息服務內容管理,提高金融信息服務質量,促進金融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 請問金融信息服務的概念是怎么界定的?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金融信息服務是指向從事金融分析、金融交易、金融決策或者其他金融活動的用戶提供可能影響金融市場的信息和/或者金融數據的服務。該服務不同于通訊社服務。這一概念延續了2009年《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提法,且這一定義是中美、中歐、中加在WTO框架下磋商確定的,施行多年且為各方普遍接受。
-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定位是什么?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是規范性文件,側重內容管理,主要是對金融信息服務機構的信息內容和相關行為明確具體要求。
- 金融信息服務機構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金融業務需要申請許可嗎?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金融信息服務提供者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法定特許或者應予以備案的金融業務應當取得相應資質,并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 金融信息服務與互聯網是什么關系?
金融信息服務通過各種通訊方式傳輸金融信息,從紙質材料傳輸到電話線傳輸,再到互聯網傳輸,根據不同情況會選擇最有利的傳輸方式。因此,互聯網僅是金融信息服務信息傳輸的方式之一。
-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與《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是什么關系?
《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是部門規章,是對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進行規范,許可管理是其顯著特點?!督鹑谛畔⒎展芾硪幎ā肥且幏缎晕募?,側重金融信息服務機構的內容管理及行為管理,部分條款是對《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細化?!督鹑谛畔⒎展芾硪幎ā烦雠_不影響《外國機構在中國境內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法律效力,兩者并行不悖相互補充。
-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金融信息服務的信息內容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基礎上,《規定》明確金融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下列內容的信息:散布虛假金融信息,危害國家金融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的;歪曲國家財政貨幣政策、金融管理政策,擾亂經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的;教唆他人商業欺詐或經濟犯罪,造成社會影響的;虛構證券、基金、期貨、外匯等金融市場事件或新聞的;宣傳有關主管部門禁止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其他內容。
-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了哪些處罰措施?
《金融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金融信息服務提供者違反《規定》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由國家或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進行約談、公開譴責、責令改正、列入失信名單;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由國家或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
- 修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背景是什么?
為更好地覆蓋各類新服務、新應用,以及日益復雜多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主體,更加契合互聯網發展和管理實際,國家網信辦對原《規定》進行了修訂,2017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與《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管理實施細則》同步實施。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修訂后,主要有哪些變化?
《規定》修訂后,主要變化有四個方面,一是擴大了新聞覆蓋范圍;二是服務類別發生變化,明確為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臺服務三類許可……
- 地方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公開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根據《行政許可法》、《行政許可標準化指引(2016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決定事項,應當予以公開。
- 地方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公開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截至2018年2月26日,已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面向社會公開。具體包括:互聯網站154個,應用程序143個,論壇56個,博客10個,微博客1個,公眾賬號428個,即時通信工具0個,網絡直播4個,其他5個,共計801個服務項。
- 如何了解最新的地方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情況?
國家網信辦將定期匯總公布各地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情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新許可信息,以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為準。
-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出臺的背景什么?
為促進微博客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所要規范的微博客具體指什么?
《規定》所稱微博客,是指基于使用者關注機制,主要以簡短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實現信息傳播、獲取的社交網絡服務。
-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有哪些倡導性、鼓勵性內容?
《規定》提出,微博客服務提供者應當發揮促進經濟發展、服務社會大眾的積極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先進文化,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倡導依法上網、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修訂背景是什么?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的快速發展,《規定》的一些制度已不適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發展和管理實際,需要及時修訂。修訂后的《規定》覆蓋了各類新服務、新應用,以及日益復雜多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主體,更加契合互聯網發展和管理實際。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修訂后主要有哪些變化?
《規定》修訂后,主要變化有四個方面,一是擴大了新聞覆蓋范圍;二是服務類別發生變化,明確為采編發布服務、轉載服務、傳播平臺服務三類許可……
- 本次公開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根據《行政許可法》、《行政許可標準化指引(2016版)》,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決定事項,應當予以公開。
- 在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方面,平臺應承擔什么責任?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微博客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具有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和防范措施,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管理人員……
- 請問對前臺實名認證賬號的管理要求是什么?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強調,使用者申請前臺實名認證賬號,應當提供與認證信息相符的有效證明材料,平臺應當進行認證信息審核,并按照注冊地向國家或相關地方網信部門分類備案。為防止出現假冒詐騙賬號,使用者提供的證明材料與認證信息不相符的,平臺不得為其提供前臺實名認證服務。
- 各類組織機構對所開設的前臺實名認證賬號負有哪些責任?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新聞媒體等組織機構對所開設的前臺實名認證賬號發布的信息內容及其跟帖評論負有管理責任。微博客服務提供者應當提供管理權限等必要支持。
- 《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通過微博客發布新聞信息提出了哪些要求?
《規定》要求,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的,應當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并在許可范圍內開展服務,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 本次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公開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本次主要公開中央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相關許可信息,包括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8種服務形式,共計462個服務項。其中,互聯網站94個,應用程序50個,論壇14個,博客6個,微博客2個,公眾賬號292個,即時通信工具1個,網絡直播3個。
熱點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