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色足跡、打造精品專題、開發紅色文創……為慶祝建黨百年,上海市委網信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網信辦2021年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總結部署視頻會精神,組織全市好網民工程成員單位深入開展了“中國好網民禮贊建黨百年”主題活動,精選了25家單位上報的52個活動項目重點打造,指導各單位發揮互聯網在紅色文化傳播中的優勢,創新推出了一批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作品,充分展現了上海鮮活的紅色文化基因,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網絡氛圍。
一、打造紅色專列,探尋紅色歷史足跡
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展示上海高校師生爭做中國好網民的精神風貌,上海市委網信辦聯合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學于2021年5月起,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網絡青春力量 獻禮百年華誕”地鐵10號線“紅色尋訪專列”活動。該活動包含“一體四翼”,既包括打造一輛紅色專列,還包括一次網絡展播、一堂網絡思政課、一次紅色主題尋訪之旅和一次心靈獻禮之旅,內容豐富,層次清晰,從視聽感受到親身實踐,再到精神熏陶,黨史學習教育形式新穎有趣,引導青年網民通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傳承革命精神,提升紅色文化素養。
上海市委網信辦還指導好網民工程單位以“文化旅游+講黨史故事”的形式來探尋紅色足跡,講好黨史故事。喜馬拉雅充分發揮音頻網站優勢,打造“紅色建筑可閱讀”精品故事,重點挖掘百年黨史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城市、景點、紀念館背后的故事,打造系列音頻節目,用聲音重溫黨的初心記憶;上海熱線推出“魔都100原創內容之紅色路線親體驗”專題,通過對滬上多條紅色路線的實地走訪刊發了數十篇原創報道,號召網民通過線上線下尋訪的形式了解紅色歷史,弘揚愛國情懷。
二、創新傳播載體,讓紅色故事“活”起來
各單位創新傳播載體,綜合運用音頻、直播等新媒體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黨史學習,推動紅色故事深入人心。阿基米德聯合中國之聲和全國廣播電臺推出特別策劃《百年瞬間》,節目選取了百年黨史中的365個關鍵性歷史瞬間,以2-3分鐘短音頻的形式重現了每一個典型瞬間中中國共產黨人的勇氣、智慧以及背后的歷史抉擇。該節目已更新101期,總瀏覽量177萬次。網民們紛紛表示,通過收聽節目,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了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為引導青少年網民深入了解紅色文化,上海市委網信辦、共青團上海市委合作交流部和滬江等共同發起的“紅色印跡”“紅色之旅”系列網絡直播課程。截至目前,直播活動已開展了八期,覆蓋師生超過20余省70萬人次,討論互動超過百萬次?;顒觿撛煨缘剡\用網絡平臺“教學做合一”的方式,讓各地師生在思考體悟、動手操作、互動交流中,將愛黨、愛國、愛家鄉的家國情懷深深根植于心中。
三、精品報道紛呈,共憶百年輝煌黨史
指導好網民工程成員單位做好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報道,生動講述黨領導人民的百年奮斗故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啟動“信仰之路”主題報道活動,組建了20支融媒體報道團隊,開展全國及上海本地尋訪,系列報道目前已更新了15期,其中4月9日上線的“小崗精神篇”連發4篇文章聚焦小崗村的過去和今天,引人深思。
澎湃新聞推出“紅色上?!こ跣闹贰睂n},并下設“巡禮紅色場館”“尋蹤秘密電臺”“解密紅色特工”“走進名人故居”“重讀左聯人物”“鉤沉革命刊物”等6個子欄目,系列報道通過追尋過往,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偉大精神面貌。界面新聞搭建了“中國好網民禮贊建黨百年”專題,轉載集納了相關重磅稿件,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網絡輿論氛圍。目前已更新稿件15篇,總閱讀量100萬。
四、創意活動涌現,助推紅色文化“出圈”
講活歷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在黨的誕生地上海,一大批貼近年輕人審美、潮味十足的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讓人們在使用的過程銘記紅色精神。青年報社聯合知名青年設計團隊和合作機構,共同推出“有光,有芬芳”為主題的系列紅色文創計劃。首款上線的“百年青年”套裝,包括棒球帽、仿搪瓷杯、“新青年”精裝筆記本套裝等,這些涵蓋辦公用品、家居用品、青年潮品的文創產品已入駐學習強國“強國城”,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讓紅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五、突顯網站特色,活動內容豐富多元
指導各單位結合自身特色進行內容創新,面向特定受眾群體推出了多元化的主題活動,進一步講好紅色故事,擴大紅色文化傳播力。趣頭條黨委結合支部實際,發起“家庭紅色微課堂”項目,組織企業黨員在家中給父母、配偶或子女開設“四史學習教育”等微型課堂?;顒映浞职l揮了黨員員工在家風家教中的影響力,不僅增加了黨員之間的親情交流,也讓紅色文化在每個家庭中發光發亮。
虎撲體育聯合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發起“力量之源杯”——虎撲路人王街頭籃球賽,致力將紅色文化、黨史知識等內容與體育賽事進行創新性融合,旨在通過積極健康、拼搏奮進的體育競技形式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上海網信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