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從業青年工作壓力大、強度高,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致使身體亞健康問題突出。為服務滿足他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關切,提升健康管理素養、掌握實用急救技能。7月6日,“網界青年成長計劃”之“青咖說”身心健康專場(二)活動在北京舉行。
活動邀請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科主任郭偉圍繞“互聯網從業者急救常識培訓”作主題演講,并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劉揚,春雨醫生CMO、合伙人萬靜波等嘉賓就“互聯網從業者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主題進行圓桌對話,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案例,為大家講解了掌握急救知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活動現場,一位觀眾感觸頗多:“在遇到危急情況時懂得如何急救,對于我們很多公民來說,都是亟待補上的一課。贏得時間就是留住生命?!?/p>
近年來,互聯網從業人員猝死事件時有發生,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如何正確施救至關重要?!昂芏嗯笥讯贾烙龅酵话l情況時首先要撥打120,但是卻不知通話中也需要掌握技巧?!惫鶄ダ^續講到,“急救是一個爭分奪秒的過程,因此要在最短時間內簡明扼要地說出最重要的信息。第一,應說明意外發生的準確時間、地點,以及標志性建筑。第二,應說明發生意外的原因。第三,應留下聯系方式,保持電話暢通?!痹谡劶熬茸o車到來之前的正確做法時,他指出,首先要讓病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進行不必要的移動。同時,要提前清理救護車車道、急救人員經過的樓道等區域,為急救節省更多時間。
“那么,如何在醫生沒有趕到之前充當醫生的角色呢?”一位觀眾疑惑不解?!敖o患者做心肺復蘇很重要!”劉揚在現場為大家作了心肺復蘇演示:“將患者身體放平,頭部朝上,兩手上下相疊,手指交叉,以每分鐘100—120次的頻率進行垂直按壓。如果掌握不好節奏頻率,我們可以在手機上下載一個計時軟件,或者根據國歌的節奏來進行……”幽默的言語,出色的演示,使觀眾在了解相關技巧的同時,不時爆發掌聲與歡笑。
掌握急救技巧固然重要,但是身體的健康更多取決于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更好地預防慢性疾病,保持血管暢通,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飲食方面,何麗給出建議:“我們每天應該吃‘十個拳頭’的量?!谝粋€拳頭’指魚禽蛋奶,每天需要攝入150g左右”?!诙?、三個拳頭’指主食,包括米面、雜糧、薯類等等。此外,還需要分別攝入‘二個拳頭’重量的豆制品和‘五個拳頭’重量的蔬菜和水果。對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她表示,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如香蕉、西紅柿、黃瓜類較為省時省力的水果蔬菜。還要注意運動,保持樂觀心態。管好嘴、邁開步,身體自然就健康起來了。
“家庭急救箱里需要常備哪些藥物?”“夏季如何預防中暑”……互動環節,現場觀眾和網友就急救知識、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等進行了積極提問。嘉賓們一一解答,針對不同情況、環境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了具體剖析,提出了諸多實用性技巧與建議?!霸诼牭焦鶄ダ蠋熣f一些國家小賓館的員工都知道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的用法時,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社會對急救方面還存在著巨大的缺口。其實,學會急救不僅能幫別人,也能救自己。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充分認識到急救的必要性,也期盼著如嘉賓們剛才所提到的,我們的出租車司機、網約車司機、警察等都能學一些心肺復蘇技巧。這樣的培訓很有意義!”一位觀眾意味深長地說。
“網界青年成長計劃”是專門面向互聯網企業團員青年開展的系列主題活動,由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主辦,新華網承辦。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新華網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部分北京屬地互聯網企業員工代表約100余人現場參與培訓和交流,通過新華網“兩微一端”,以及“網界青年”微信公眾號、一直播等平臺觀看現場直播人數超過62萬人。